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于12月17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本次会议参会人数约2500人,规模超过以往各届会议。
南京大学 鞠熀先教授主持开幕式,介绍各位参会院士和专家学者
陈洪渊院士的讲话充满诗情画意,赢得听众们的阵阵掌声。陈院士指出生命分析化学是为了解复杂的生命过程的化学本质而形成的学科。2016生命分析化学大会和过去三届宗旨一致,本次会议仍以形成自由研讨氛围、让思想碰撞出火花、使创造力突涌为目的,集小智为大智,化零散为整体,逐渐形成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独特战略思路,壮大具有特殊战斗力的生命分析化学研究队伍,开创生动活泼的生命分析化学研究新局面。
南京大学 陈洪渊院士讲话
南京大学副校长 潘毅致欢迎辞
本次会议的大会报告分别由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万立骏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梁文平研究员主持。
湖南大学 俞汝勤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万立骏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 梁文平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中心、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柴之芳院士报告题目是“分子影像与精准医学”。精准医学是国家重大需求,也是人类健康的重大需求,我国是世界第一肿瘤大国、世界第一老龄大国、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和世界第一职业病大国。分子影像技术能够早期发现肿瘤病灶,分子影像方法能够辅助更准确地进行手术,分子影像精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并介绍了我国分子影像探针研究方向取得的成就。未来,我国分子影像学分子影像学探针开发应力求简便、安全、多模态、多靶点和高分辨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柴之芳院士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叶朝辉院士作了题名为“生物医学影像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MRI已经成为大产业,全世界约有15万台MRI,年MRI产值大于150亿美元(约1.5万台/年)。而强场超导高端MRI几乎被G、P、S三家独霸,我国独占永磁体低端MRI市场。叶院士重点介绍了国家生物医学影像学科发展调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调研内容与实施和预期目标。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叶朝辉院士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的报告题目是“蛋白质组学深度覆盖”。张玉奎院士从膜蛋白质组样品预处理、集成化样品预处理系统、蛋白质组深度覆盖和蛋白质组分析平台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团队在蛋白组学研究取得的情况。团队开发的C12Im-Cl离子液体比SDS有着更强的溶解能力和优异的活性兼容性。超灵敏蛋白质分析技术i-FASP比经典FASP方法鉴定膜蛋白数能力大大提高。张玉奎院士还介绍了从血清中检测癌症标记蛋白ENOX家族基因,尤其是ENOX2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秀荣院士“光学分子逻辑门在生命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以布尔数学逻辑为基础的DNA逻辑门发展迅速,其中以光学检测为基础的光学逻辑门具有响应快,易检测的优点。杨院士介绍了几种逻辑门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杨秀荣院士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田中群院士的报告题名是“等离激元光子学进展及其在生命分析科学的初步应用”。等离激元具有鲜明的物理与化学特点,等离激元增强光谱需要不断拓展,多级纳米结构方可分析复杂体系,在生命分析应用方面要积极且谨慎。
厦门大学 田中群院士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江雷院士的报告是“Design of bio-inspired smart multi- scale interfacial materials with super-wettability——on Smart Nano-Fluidic Ion Channels”。江雷院士指出向自然学习就可以回答拜登之问。在不断发展的自然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是毛泽东精辟的科学发展观。江院士风趣幽默地介绍了团队在超疏水和超亲水仿生学界面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江雷院士
香港科技大学的唐本忠院士作了题名为“AIEgens as Bioanalytical Tools”的报告。传统的生色基团聚集会导致荧光淬灭,而唐本忠发现了聚集诱导发光(AIE)的现象,研究了AIE现象的机理,并研究了AIE材料在DNA合成检测、细胞分型、自噬过程观察等生物学过程观察中应用。AIE材料在生物成像、诊断和治疗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香港科技大学 唐本忠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江桂斌院士的报告是“细颗粒的表征与示踪”。研究发现大气中颗粒物微生物主要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大部分属于厚壁菌;雾霾天二恶英和石英晶体浓度显著升高;持久性自由基在大气细颗粒物中存在的寿命较长。江院士团队还研究了银和硅不同同位素形态和其在细颗粒物示踪方面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田禾院士带来题名为“分子探针检测血清中肿瘤特异标志物和相关分子”的报告。目前肿瘤活检需要能够早期、快速诊断的分子探针新技术,必须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可快速看到靶点在蛋白质水平的功能变化。田禾院士介绍了团队在反应诱导型探针、聚集诱导型探针和动态多模态探针方面取得的成绩。
华东理工大学 田禾院士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谭蔚泓院士报告题名是“Building Functional Molecules in Your Dream with DNA Base:分子元素的可能性”。谭蔚泓院士受到元素周期表的启发,所有的物质和分子都是由元素周期表的原子组成的,但是原子不具备独立的化学活性,自然界是否有一系列的DNA碱基(分子元素)构成无数种功能分子?谭院士利用人造碱基人工合成一系列DNA分子,并研究其在核酸适配体、分子探针、分子马达方面的应用价值。
湖南大学 谭蔚泓院士
有六家企业参加并赞助了本次大会,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日立高新技术(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和丹纳赫集团生命科学平台(Beckman、Leica、SCIEX、Molecular Devices和Pall)。